化解钢铁过剩产能细则落地
发改委、工信部和中钢协在11月17日举行的钢铁行业贯彻落实国务院《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》会议上提出,将加强钢铁行业规范管理,坚决抑制新增产能投资,严禁新增产能项目,并把河北等六个重点地区的结构调整工作作为化解工作的重点。
工信部将开展7项工作抓好化解产能矛盾工作。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长苗治民在会议上表示,一是坚决遏制产能盲目扩张,妥善处理违规产能;二是加强钢铁行业的规范管理,在已经出台的《钢铁行业规范条件》的基础上,研究制定《钢铁行业规范企业管理办法》、《钢铁行业规范条件实施导则》;三是推动钢铁产品的升级换代,加大高强钢筋、钢结构等高性能钢材的推广应用;四是推进企业的兼并重组和重点地区的转型升级;五是做好淘汰落后和落后产能的退出工作;六是引导产业合理转移,支持钢铁企业“走出去”;七是发挥规划政策标准的约束作用,完善行业管理。苗治民指出,要加强各方合作形成合力,共同推进贯彻落实。
中钢协提出要开展12方面工作落实中央要求。具体包括:配合政府部门做好遏制产能盲目扩张工作、建立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预警系统、加强会员企业市场行为自律与协调工作、开展相关财税体制与财税政策支持的研究、加强与用钢行业的密切联系与合作、加快行业标准制修订、协助政府部门做好钢铁产业布局调整研究工作、不断提高钢铁行业绿色生产水平、研究钢铁企业拓展海外发展空间的建议与措施、研究和推进增强钢铁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、积极配合企业做好人才培养和岗位培训工作、努力反映会员企业的诉求。
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副巡视员李忠娟在会议讲话中表示,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,做好《指导意见》的宣贯解读和舆论引导工作;在现行法律法规的条件下,依靠地方政府、运用市场手段,全面、系统地解决多年积累问题,妥善处理建成违规项目。同时,建立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信息系统,建立项目信息库和行业预警机制,发挥信息化在市场监管中的作用;要发挥价格杠杆的市场调节作用,论证实施差别电价和惩罚性电价水价,倒逼落后产能退出市场。
尽管在环保压力和监管强化高压下,目前国内钢铁日均产量高位徘徊局面并未改变。数据显示,钢企产量和库存均不降反升。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18日最新统计数据显示,11月上旬重点企业粗钢日产量176.27万吨,增量5.94万吨,旬环比上涨3.49%;全国预估粗钢日产量214.42万吨,增量4.58万吨,旬环比上涨2.18%。同时,11月上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库存量本旬末为1292.6万吨,较上旬末上增加了4.96万吨,环比是上升0.39%。
钢价若无需求配合 将重归盘整
国内吹氧管钢价已连续第二周小幅上涨,建筑钢的表现尤为“抢眼”。但是,如果没有需求上的适量配合,后期钢市将会重归盘整的格局。
据市场报告,最近一周内,国内综合钢价指数小幅上涨了0.98%。这是钢价连续第二周上涨。各地钢材库存压力并不太大,部分市场部分钢材规格紧缺的现象尚未改善,再加钢坯、铁矿石等原材料价格也在小幅上涨,由此钢材现货市场的价格依然上行,周涨幅有所扩大,建筑钢的表现尤为“抢眼”。但最令市场担心的还是在需求释放上难有适量的匹配。
据分析,在板材市场上,总体价格还在上涨。中厚板价格先扬后抑,说明总体弱势的格局未变,上海、广州等多个市场仍有每吨10元至90元的周跌幅。市场内的人士反映,周初出现短暂上涨后,价格马上出现下跌,“报价高,商家的出货就变得艰难”,这对商家的信心有一定的打击。热轧板卷市场止跌反弹,上海、广州、合肥等多个市场出现每吨10元至80元的周涨幅。问题也在于需求端:下游按需采购,市场成交较为一般。在“高产能、低需求”的背景下,商家对于后市在心态上趋于谨慎。
在建筑钢市场上,总体价格一周上涨了1.3%左右。上海、广州、北京等主导市场以及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吨价周涨幅大多集中在10元至150元之间。价格上涨后,市场的接受程度一般。市场内的人士说,经过长时间的弱势运行,市场有反弹的需求。“但实际成交难以有效配合,这实在是一件无奈的事。”
进口矿价又在上涨,并且创下近2个月来的高点。据相关报告,在国内矿市场上,河北地区铁精粉价格基本平稳,钢厂采购仍较为谨慎。进口矿价连续上涨,普氏62%品位铁矿石指数为每吨136.75美元,一周上涨1.75美元,创下近2个月来的高点。近期,不少钢厂开始进行铁矿石的冬储,这拉动了远期招标价格的连续上涨。不过,随着这一轮补库的结束,再加上钢厂产能释放趋缓,进口矿价可能会逐步走弱。
相关机构分析人员认为,饱受产能过剩困扰的钢铁业,下一步如在“环保的收紧”上获得供需上有效的“纠正”,可能会“放出一线希望之光”。北方地区环保治理的力度正在加大,钢铁的供给压力有所缓解,可能会进一步带动粗钢产量下滑的预期。据中钢协的最新预估数据,10月下旬全国粗钢日均产量旬环比下降0.4%。此外,至10月下旬末,重点钢企的库存量较10月中旬末下降了6.61%,降幅明显。